目前分類:元音老人 (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  • Dec 16 Sun 2007 16:49
  • 4

下一張(熱鍵:c)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Dec 01 Sat 2007 09:12
  • 1
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 
 

 

 


佛法修証心要問答集

元音老人著

知過即改,善莫大焉!這是你念佛不痛切所致,應每日早晚打坐,每次至少一小時,逐漸加長時間。坐時趺坐,手結彌陀定印,不用念珠,隨呼吸念佛,一進一出,念佛一句。靜靜地用耳根聽你佛號從心發出的無聲之聲,不用出聲念,攝牢意根,即能漸漸入定。下座後,還須隨時觀照,念起即覺,不隨之攀緣流浪。久久功深,妄心不起,烏雲消散,即覺輕安自在,雖整日勤勞,亦無負重之感矣。)‧‧‧

佛法修証心要問答集
(教理)
佛法修証心要問答集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
 


如何消除貪瞋癡慢疑 

元音老人著

要消除這身、邊、邪、取、戒與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十惑,先要明白本性,開大悟。深知事物皆幻,都不可得,徹見這一念斷處,了了分明的靈知之性,就是我人的本性。‧‧‧

如何消除貪瞋癡慢疑

 
     
 
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
 


打坐方法

元音老人講述

上座時用金剛持的方法,即嘴唇微動持咒,不出聲。因為出聲念咒傷氣,默念傷血。我們修法首先要注意身體,不能把身體弄壞,所以打坐、修行要把身體保護好。但是坐到種子翻騰、心裏煩亂、坐也坐不住的時侯,或是坐到昏然入睡、亂夢當前時,就要出聲念咒,把那些混亂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。沒有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,還是用金剛持的方法持咒。‧‧‧

打坐方法

 
     
 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
 


中有成就秘笈

元音老人講述

我們大家活在這個世上,天天有人生,天天有人死。長壽者一百多歲,短壽者十幾年,還有的生下來就死了。人的一生一世,雖有些長短不同,但都是一轉眼就過去了。那麼,人生從什麼地方來?死了又到什麼地方去了呢?大家都不知道。所以生死是個大事!佛就為這個大事因緣出生於世,指點我們的迷津。讓我們知道生從何來,死往何去,打破這個迷悶的疑團,打破這個啞謎。‧‧‧

中有成就秘笈

 
     
 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融禪淨密於一體的心中心法

元音老人主講

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講於杭州

心中心法看是密宗,但它是以禪為體、以密為用、以淨土為歸、融三宗為一體的大法。不同其他有相密法,須從有相過渡到無相而後才能親證本真,它是直下見性不須繞彎的,而且它和禪宗一樣,都是從第八識下手修行的,所以它實質就是禪宗。

禪宗行人先要通教義,然後抱定一則話頭精心參究,才能有個入處,否則盲修瞎煉,宛如無首蒼蠅鑽紙窗,無有出處。密宗也不例外,要修密法,先要通顯教,所以密宗有九乘次第之分,這九乘次第就是通常說的外三乘、內三乘和密三乘。外三乘就是先學習羅漢、辟支佛與菩薩、佛等乘的教義。內三乘是進入實修的階段,它分事業部、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。現在把它分開來約略講一下。

一、事業部。這是隨和眾生的願望與要求為之修除病、息災與增加收益的起用密法,也是「先以欲勾牽,後令入佛智」引大眾進入佛門的方便接引法。現在學佛修行的人大都為了治病、發財和得神通,真為明心見性、了生死的,百不得一,這真太可悲了。治病固無可非議,想發財未免太愚蠶,這在港台人和華僑尤甚,他們來學法,都想學財神法,以滿足他們享樂的欲望。殊不知這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等法塵都是空花水月,可望而不可即,任你使盡計謀,費盡心力,得到的所謂「樂受」都是夢、幻、泡、影,而無一絲一毫真實受用。臨命終時,非但一點也帶不走,生前所造的惡業倒緊跟著你,甩也甩不掉,而隨它受惡報去。經云: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」吾人於此豈可不深加警惕!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經抉隱 

元音老人著 

前言

緒說

佛的契機契理之教

諸法皆空,不住相故,無所得故

《心經》的五重玄義

譯經人

正說(經文)

總持分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土修證心要

元音老人著  

關於佛法的修証。由於眾生同俱和佛一樣的無陋智性,本無差別,但因迷於事相,各各造業不同,迷惑的深淺也因之各別,向道的根器就有智、愚、慧、拙的分別。在這種不同的根基上,我佛慈悲,為了適應眾生,猶如醫生治病,應病於藥一樣,說了種種不同的大、小、方、圓、頓、漸諸法。無非讓眾生早日病癒回家,脫離苦海。其中並無深淺、高下的不同。後來的祖師因自己的修持與適應眾生的愛好,創立了種種不同的宗派。在佛法極盛的唐宋時代,我國佛法有十大宗。後來因時節因緣之不同,社會風俗之變遷,人民生活之艱辛,佛法漸漸衰頹,現僅存禪、淨、密三大宗。在此三大宗中,修證最迅速、便捷者莫過於禪宗。但末法時代眾生根器陋劣,障重慧淺,直指其見性既不投契,即或有點解悟,但未深信,站不穩腳根,又不能在事上磨練、保任、除習成道。至於參話頭,則疑情不起,妄想割不斷,根塵不易脫落,能所更不能雙亡,何能明心見性!因而宗下後繼乏人,大有消亡斷絕之勢,良可悲也!

密宗,我國原有之唐密,因後來歷代帝王之恐懼、反對,至明朝朱元璋時滅盡。現行之密宗,除西藏之密法外,即日本之東密。此法分九乘次第,高下、深淺完備,恰是末法時代修行之妙法。但儀軌繁瑣,初修都很執相,又不無接近鬼神教之嫌,不大適合國人愛簡捷便當之修法。而且有西藏言語之隔閡,因之密宗在漢地不大能廣弘。

此三宗在現階段說來最適合國人修持者莫過於淨土宗。淨土宗只要一心專念彌陀聖號,別的什麼也不用修,真是最適合國人之契理契機之教。一句聖號看來簡單,含義實在深廣。它是在切近處下手—在心中密密提持一句聖號,令人在不知不覺中將凡心轉成聖心,猶如人的頭髮與指甲不見其長而自然長出來一樣。因之它既包涵三藏十二部經文之精義,也可統括一切宗派之力用,我們再不專心致志的念佛,修淨土,實在太可惜了!

但近來修淨土者對此宗之真理與修法大有錯會之處。將博大精深之淨宗,宣揚得猶如小乘之修法,說修此法到西方去享福,過好日子,免在娑婆受苦。這種說法使有識之大心修士不敢接近,避而遠之;無識者又怕西方難生,多錯誤地發願往生邊地疑城。將原本宏偉的淨宗弄得面目全非,使人不知何去何從,真是罪莫大焉!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人皆當成佛

元音老人講述 

【本文是由明如、明仁二居士根據元音老人生前(1995年)在青島所作的一次開示錄音整理而成的。原整理稿附有前言和後記,今只取開示的正文部分。】

阿彌陀佛!你們都好。你們善根具足,有福德,所以能修道,將來必有大成就。這是你們過去世所種的善根,不然的話,就不能修道。所以我們師父說(指王驤陸大居士):「能遇到這個法,這是無上的善根,不然的話,就不能修這個法,即便修,也修不下去。」你們能虔心誠意地修這個法,說明你們有善根、福德具足,只要堅持修下去,必定有大成就。

本來我們一切眾生,都有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的無漏智性,一切眾生都有。只是我們都迷住外相、追逐外相而忘失了本來。我們只要回頭就行了。所以我常說,學佛成道沒有難處。因為本來一切具足,都有佛性,不是我們沒有佛性,佛性不是修出來的。學道人要成道,根本處在悟。大道在悟不在修。悟,就是明悟、醒悟。「啊!我們本來就是佛!不要追逐外相了,不要把我們的本性光明遮蓋起來。」所以道是悟,不是修。我們只要返本還源、反樸歸真、歸於本來就行了。所以學佛成道,沒有難處。我們只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:「啊!不要著相啊!」所有的「境」、「相」都是妄想境,都是我們真心顯現的影子。反過來,一切「境」、「相」,就是我們的性。永嘉大師在《證道歌》裏說:「心是根,法是塵,兩者猶如鏡上痕。」根和塵是相對的,有如鏡子上的灰塵。其實,所現的一切色相、音聲、香臭種種東西,都是我們的法身自己,就是自性的顯現。識得真,一切都真,一真一切真。反過來,你不認識真,不識得本性,一假、一切都假了。那麼好了,你跟著假去轉,你的根本佛性也就被它包裹起來,也跑到假的堆子裏去了,雖然有真跡也不顯,一顆大珍珠滾到爛泥裏去了,被爛泥包住,珍珠也不見了。所以說,如果我們識得本性,一真一切都真了,都是我們自己,一切色相,都是自己的化身佛。所以說學佛成道沒有難處。我們再三地講我們一念斷處,也就是前念已斷、後念不起,那個了了分明的靈知自性,它是先天地而生、後天地而不滅,那就是我們的本體。你要再去找,沒有了,哪裏有啊。認識這個本來,不再疑惑,時時保護它,不要忘記,那就決定成道。六道大師問他的徒弟(即南嶽懷讓)「我們的本性,染汙不染汙啊?」南嶽說:「修證不無,染汙即不得。」本性光明,不染汙,它不因我們有無明就失掉光明,猶如珍珠,雖被污泥包裹,只要把爛泥洗清掉,珍珠還是珍珠。雖然不染汙,但是「習氣」卻很壞。所謂習氣,它也不是一天形成的,它是多生累劫積成功的,是積垢。我們平常說「積重難返」,說的就是我們的脾氣,一天天積累起來,很厚、很沉重,一下子推不倒它,所以免不了要漸漸去除,也就是在事上要漸漸去修。當然,有頓修、頓悟、頓證,可那是大根器,這個大根器,他能頓修頓悟頓證,那也是過去世漸修漸悟漸證積累的,沒有過去世的漸修漸悟漸證,就沒有後來的頓修頓悟頓證。所以都是漸修漸證,是歷劫多生的積累,修、修、修,積累到一定程度,「呵!一下子頓修頓悟頓證了。」所以說,積累起來的「頓」,就是現在的「漸」,都是這樣子的。所以我們不要怕,更無須疑慮,只要時時刻刻做工夫,不忘記,所謂「行亦禪,坐亦禪,語默動靜體安然」就行了。

我們壞就壞在惰性上,一下子推三阻四的不去修了,「今天有事忙啊」、「明天身體不好啊」,就是這個惰性,往往害人不淺,若能把這個惰性除掉,警惕地保護自己本有的佛性。現在我們知道了,再不保護它,等待何時啊。所謂朝於斯、夕於斯,要好好地保護。

waj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